推动行业合规化与标准化
强制准入门槛
多数医院要求所有入院耗材(包括一、二、三类)必须具备UDI编码,否则无法入库。这一要求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流程,确保符合国家药监局的UDI编码规则,例如通过GS1、HIBCC等发码机构申请DI码,并规范PI码的动态信息(如批号、有效期)。
统一数据标准
UDI编码由固定设备标识(DI)和生产标识(PI)组成,企业需按照ISO标准设计标签,确保人工可读信息与机器可读码(一维码/二维码)的兼容性。这推动行业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签规范,减少信息孤岛问题。
提升全流程追溯能力
全生命周期管理
UDI贯穿生产、流通、使用、医保报销等环节,支持逆向追溯。例如,医院通过UDI扫码可关联资质证照、合同及溯源数据,实现从采购到计费的全流程闭环管理。
精准召回与风险管控
UDI使医疗机构能快速定位问题批次耗材,降低召回成本。例如,某企业通过UDI系统在发现问题后,可精准召回特定生产批次的产品,避免大规模召回带来的资源浪费。
优化资源配置与成本控制
动态数据联动
UDI与企业ERP系统、医院HIS系统对接,实时更新生产批号、库存等信息,帮助企业优化采购计划,减少冗余库存。例如,低值耗材采用“一批一码”结合定数包管理,平衡成本与追溯精度。
精细化运营分析
通过UDI数据统计耗材使用量、类别占比,医院可优化采购策略,降低运营成本。例如,某医院通过UDI分析发现某类耗材过度使用,及时调整采购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