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赋码错误或标签失效
问题表现:赋码设备故障、操作失误导致UDI码重复、模糊或脱落,影响追溯准确性。
处理方案:
设备升级:采用高精度赋码设备(如激光喷码机),定期校准设备参数。
人工复核:出库前增加人工抽检环节,确保标签完整性和可读性。
防伪设计:使用防撕毁标签或加密二维码,避免物理损坏。
二、窜货预警延迟或误报
问题表现:系统响应慢、数据不同步导致预警滞后,或因物流信息错误触发误报。
处理方案:
优化系统架构:采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,缩短数据传输延迟。
实时数据同步:要求物流方实时上传运输轨迹,与经销商扫码数据交叉验证。
设置预警阈值:根据历史数据设定合理触发条件(如跨区域停留时间、销售频次)。
三、经销商抵触或操作不规范
问题表现:经销商因利益冲突或操作复杂拒绝配合系统,导致数据缺失。
处理方案:
利益绑定:将窜货处罚与经销商返点、区域保护政策挂钩,明确违规后果。
简化流程:提供移动端扫码工具(如微信小程序),降低操作门槛。
培训支持:定期开展系统操作培训,设立技术支持热线。